去年的放开来的突然,再路过每天必经的核酸站时,已是人去房空。为了证明这里曾有的喧嚣,放开的第二天,排队口就立了张白纸“本核酸屋即日起暂停核酸检测”。
字眼用的是“暂停”,可不是结束哦,可见起这文本的人多少是有些懂得。未来还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,会不会重头再来,会不会消失匿迹,这个都不好说。但我喜欢这个“即日”,这才是起笔者发自内心最想说的话吧——就是当下,就是现在,我们“不干了”。
常理说,这样的写实文应当当天或至少当月完成,我却拖了几个月,以至于消息都不算什么消息了,这几个月大家都忙着新生活,核酸一词还不如酸奶出现的频率更高。但我觉得这个时间值得,我们需要这样的一段时间,去证实,去面对,去得到答案——这样的暂停核酸检测是否正确。有了事实作为依据,一切谣言蜚语就是镜花水月。
即日,即时,即刻,立即,无限拉进到当下,到瞬间,拉我们进入这无时无刻的永恒的现实。过去的那几年无限唏嘘,未来的日子怅然若失,只有即日起,是我们能够充分运用和享受的。
“即日”,美好的令人愉悦,这愉悦是被多数人共情的,其中充斥着被压抑三年后自由身心的解放。这种“个人”存在的精神性要求已经再没有办法被强制性外力所阻扰束缚,你可以说这是消费文化的出现,是中国的市场化、全球化带来的中国精神的瓦解,但这种瓦解并不是终结,我们需要面对“即日”,面对这样的事实:我们选择了全球化,就必须与全球化相适应。
这种变化实际在80年代便开始慢慢酝酿了。那时候,不及物的精神追求几乎遮蔽了“物质”的一切诱惑与吸引,人们对未来充满无限梦幻般的热情,在祖国快速发展崛起中争论真理不休,每个个体也在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宏大的集体性话语中逐渐脱离出来。到了90年代,那些80年代抽象而浪漫的精神观念逐渐具体化,消费愿望与物质追求一步步被满足,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在时代的脉搏中日新月异,每个血肉之躯变得愈来愈突出明显,无可替代无以重复……
无论任何人多么的感慨过去种种,批判现实多么不堪,怀揣未来多少理想,都不能否定即日,否定当下,而是需报以真诚与坦然,面对即日的暂停,即日的开始,即日的结束,即日的一往无前。
科研 刘纪尧
上一条:四季
下一条:车站(驿站) |
![]() |